文章轉自:http://www.sun-line.idv.tw/blog/?p=1710#more-1710

老闆,我要四神湯不要雞排之《鷄、雞排英雄》

      連著兩年的賀歲片,都有台灣電影在院線上,被拿出來比較總是避免不了。《鷄排英雄》略勝《艋舺》,我們不懂義氣是三小,但絕對懂「夜市人生」為我們幾代的台灣人,帶來生活的氣味。

      在高雄還沒特映前,就聽聞台北的朋友看完《鷄排英雄》的好評,以及在台北特映飽食夜市的美味。真正在高雄特映,已是上映前一天,選在新堀江的奧斯 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奧斯卡外面有一些賣食物的攤販而選擇,還是另有他意?還好在入場前我買了一些滷味入場,才沒被戲裡的那些美食給閃到流口水。

      打著豬哥亮的招牌《鷄排英雄》不知道能號召到多少個婆婆媽媽進場,或者吸引那些總是被看不懂的國片給打倒的觀眾,但它絕對是像逛夜市那樣簡單,沒有摻雜太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藝術性在裡頭。

      《鷄排英雄》到底好不好看?許多人問。講不出來「好」或「不好」,但是笑點有笑,哭點有哭,有些濫情,有些過分的完美,卻又真實的呈現那些逛過的一個個夜市,即便大同小異,也是台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可以花錢進場的那種,特別是在過年這種歡樂的氛圍裡。

      台灣觀眾太長的時間,陷在那些「看不懂國片」的迷思裡,總是不肯花錢上戲院,《鷄排英雄》絕對可以打破這種迷思,讓台灣電影更可親一些。(我才寫幾段,就寫了三個「絕對」。orz)

      「可親」並不代表是低俗或是沒有深度。在高雄特映的當日,正是國光石化要闖關的那天,坐在電影院裡,邊看邊笑,笑著看那些衝突的場面、媒體的操弄, 都有非常高的嘲諷意境。用夜市的縮影,來觀看台灣政府的蠻橫、媒體操弄的背後,和那道德、良心、道義,《鷄排英雄》都用盡全力回擊。我們可能不會太了解 《艋舺》裡的兄弟情義,但一定會了解那種只為糊口飯吃的心情。

      拿這兩年的賀歲片來比,避免不了。《鷄排英雄》能夠拿比較高分,全都是因為它在「語言」方面的勝出。藍正龍不講台語,大概沒人知道他台語講得還挺溜的,劉品言不講台語,也沒有太多人知道她講起台語可以那麼台、那麼可愛。光是這點,就足以將《艋舺》比下去。(今天不巧,正好看見《艋舺》在電影台播,蚊 子對著媽媽,用國語說:「才剛搬來這裡,你就找了外省的來撐腰」,這句用國語講超沒力的!)

      但《鷄排英雄》真的沒有缺點嗎?哈,當然有啊!如果拿掉幾段,像是「追追追」那段,和藍正龍在醫院那場哭戲,可以更精簡。另外是小七和姊姊最後面那 場對手戲,有些做作、矯情(其實前面就有舖這個梗了。但前面那場好一些。)這個劇本不算完美,不過是部很誠懇的電影,既沒有太多的意識形態,也沒有過分的修飾,哭哭笑笑後,戲如人生,仍舊要繼續。

      如果你曾經被那些電視上不知道在抗議三小的新聞搞混過、曾經在電影院看完一部台灣電影不知道它在講什麼,或者被短短預告講完一部電影的全部(嗯,就是那部!)而不甘心進電影院支持台灣電影,《鷄排英雄》肯定能彌補你一點什麼。(這次用「肯定」,哈!)

      義氣是三小?朱立業為什麼那麼練肖話?第四張畫是畫了些什麼?魚狗是不是騙錢?父後為什麼都在講師公?什麼是異次元?沒關係,你一定吃過鷄排,一定逛過夜市,那就不要錯過了《鷄排英雄》。

      (上述幾部電影,除茱麗葉、父後我不愛之外,魚狗我沒被騙到錢,其他真的都還滿好看的。XD)

      最後要說,雖然在高雄進場時,被要求要交出有攝影、錄影功能的電子產品,讓人有些不舒服,但還是會鼓勵身邊的人走進戲院,看這一部好笑、真實的電影。

      導演說看完大家都肚子餓了,我沒有,因為我那天吃了郭公(我主管)特製的西米露才去新堀江,後來吃了仁智街和新田路上的掛包(國字怎麼寫啊?)還有 一杯鮮茶道的飲料,和痞子文煙薰滷味,所以還有點飽意。只是看著豬哥亮最後喝著四神湯,我就巴不得點一碗四神湯來喝。但是新堀江沒有四神湯啊啊啊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雞排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