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http://allencolor.pixnet.net/blog/post/28466773
今晚剛走出戲院
看完了雞排英雄這部本土電影
兩眼是從中場就哭得悉哩花拉的
我只能說已經好久好久
都沒有看到這麼一部讓我甘心掏出200看完還想捐錢給她的電影了
雞排英雄用很幽默的手法
把台灣島濃縮成一個小小的夜市,裡頭有著各地的攤販
講述著一個土地遭受都市計畫改革將被移平的夜市
最後因而奮起抗爭
士林豪大大雞排,宜蘭鴨賞,夜市牛排,肥豬的店,五彩繽紛
每個攤販都很直爽可愛,性情也真
你知道那性子就是我們深為台灣人的驕傲
每一個夜市的攤販都有她背後的故事
那是每個沒跟他們聊聊過的我們所不了解的
他們單純也認命
其實根本沒想過有一天需要以抗爭的方式,要回自己的土地
面對國家這龐大的商務機器,誰都自覺無力.
自己看完
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一個是豬哥亮喝下主角送來的母親煮的四神湯時
浮現的種種關乎年少輕狂時的回憶
食物總是深深的連結著我們的早期記憶
它並不單純只是被食用的物品而已
更是我們聯結社會的方式
我們用雞排想起小時後,用牛排請起不太有錢卻忍痛花錢請第一個女友的時光,
用雞湯想起母親在天寒時溫補我們的身體,老兵用牛肉麵想起戰時,用披薩想起那些與室友共同居住分享的日子
自己回台中.總要吃第五市場的蚵仔麵線第二市場的大腸,
回屏東總要吃顆肉圓,回新莊總想喝碗後港一路的海鮮湯,吃素時總想起慈中生活
這些食物,
就這麼的把我們的記憶連串起來了,也把我們連成一個整體
在藍正龍高喊在地文化不能亡的時候
我也在心中高聲的呼喊著,是阿,在地文化真的不能被消滅.
然後也感動這些小人物的苦中作樂
他們真的超好笑的,講話很粗俗,但是很真
看這看著,
就覺得,對阿,台灣就是這樣
也許是被殖民歷史的經驗吧
台灣人總是單純順服的,相信殖民者的政策,相信肯打拼就會成功
但就像在底層的生活一書所寫的
有更多底層的人,已經很打拼了啊各位,但他們得到的還是任由政府宰割跟挪動他們應有的權力
他們沒有要求更多,也只是應有的權力而已.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我想也是這部片要傳達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就是
所有那些去抗爭的人,都不是他們
而都是像我們一樣奮力討著生活的人們阿
也希望平淡的生活,有固定的收入,三餐能得以溫飽
那些去抗爭而看來跟你生活無關的人
其實並不是一群不知從哪冒出來而生性喜好反抗,愛惹事生非的人
看看大埔農民,你就會知道那些眼淚都是真的
你就會知道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只為了爭取到更多的錢而已
你就會了解
其實那就是我們哪
其實他們就是我們的一部分
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讓自己加入一場抗爭實地看看,印證一下你眼中的"他們".
所以
不要在高高在上旁觀這一切了
也不要再把不努力跟失控激動的標籤貼在這些人身上了
當有一天我們的農田被移平,
被政府告訴我們不能回家跟祖靈有個交代殺隻山豬讓我們感到安心點,
當國光石化蓋在你家旁邊而不是方便的麥當勞
我確實是會激動到要掉淚的
所以就是你,對就是你
請扛起你對台灣的責任來
那些去抗爭的人生活沒有比你更輕鬆,也沒有比你更吃飽閒著
就是要不要實際付出行動跟關心而已.
電影裡很幸運的是整個夜市要一起拆,土地要一起被蓋大樓,
所以大家很快發現,最後群起抗爭
反觀真實情況
我們的政府只是一間一間攤位(一個個鄉鎮區里村院潭灣)慢慢拆,不是嗎?
也都正在蓋著一樣的東西阿
所以正當我們別過頭,裝做是別人家的事的時候
其實我們自身的文化也在慢慢消失了.
我們都知道沒回憶的人有多受苦
到時候,沒了這些美食(文化)的我們,究竟剩下什麼可以回憶呢?
電影的最後
演到了豬哥亮飾演的政客,好險因為桌上有放著一塊雞排良心發現
臨時來個回馬槍嚇得所有官員東倒西歪
雖知道現實生活才沒這麼好康呢
但看完還是有一種[好阿!我等的這天終於來了!]的呼喊也因此哭個半死
而這個電影夢醒後
我們現實中的抗爭旅程,才正要開始而且漫漫長夜
尤其在花蓮這塊東發條例狒狒羊羊沸沸揚揚的土地上觀看更是益發有感.
(雖然很諷刺的是在花蓮影城看,沒辦法花蓮只有一個影城,拒看是不智的)
下次吃雞排的時候
記得想想底層民眾的可愛與艱辛
我們與他們的距離
其實不如你想像中的遠,因為我們都是台灣人,也都愛台灣
而台灣,不就是這麼小的一塊土地
我們不互相幫忙,土地也會像今晚要吃哪一道一樣一下就被分食完了啊不是嗎?
為了回應與鼓勵這部電影
除了提醒自己的行動書寫與創作得更貼近在地文化生活經驗外
我決定從今以後每天都至少吃一塊雞排要辣不要切(切了就不是一塊了)
希望各位保佑我長命百歲
有興趣紀錄長期食用雞排會造成何種身體後果與負擔的人
請到下列回應留言
阿彌陀佛
備註:
覺得我說得太沉重的人,至少可以進去看看柯家嬿啊,好可愛呀~
我扣除了大哭大笑跟滿腔熱血的時刻之外,其他時間都痴傻著看著家嬿姊接呢
(相信我那真的只占很少時間!)
留言列表